黎明破晓之际,明泽医院中枢指挥中心的150米见方中枢屏定制版已亮起沉稳蓝光,核心参数如恒石般稳定: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每秒、量子网络速率10.0x10? s?1,10%算力自动调配、15%科研支持、90%算力储存。沈知行与苏晴并肩立于操控台前,前者手持定制遥控器精准切换界面,后者紧握对讲机统筹调度,五位助手各司其职——周明梳理资金台账、林薇统筹行政人事、赵磊核查后勤保障、程昱监控电力负荷、江晓筑牢网络防线,新一天的算力守护与科研攻坚正式拉开序幕。
“清晨六点全域数据汇总完毕,10%自动调配算力已覆盖门诊、急诊、住院等核心区域,运转零异常。”林薇率先汇报,指尖在行政人事系统上快速操作,“全院100万医护人员到岗率100%,今日重点完成脑卒中研究中后期团队的轮值安排,及可控核聚变电站理论建设组的保密资质复核。截至目前,夜间接诊量达5.3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新增1.3亿元,所有数据已同步加密至90%储存算力库。”
周明随即调出专项资金明细,屏幕上弹出两项国家级项目的资金流转曲线:“脑卒中研究中后期实验耗材、设备升级资金已足额拨付,共计8.6亿元;可控核聚变电站理论建设阶段的算力支撑、文献调研等专项费用12亿元已到位,资金通道全程量子加密,每笔支出均实时备份至90%算力库,确保专款专用、全程可追溯。”
赵磊的后勤保障汇报紧随其后:“脑卒中秘密实验室的恒温恒湿系统已升级完毕,适配中后期细胞实验与药物验证需求,三个月储备的科研耗材、无菌试剂已清点补充;可控核聚变电站理论建设组的专属办公区、数据处理中心已完成环境优化,24小时特种安保与闭环后勤配送已就位,餐饮、通勤等保障无死角。”
程昱紧盯电力监控面板,数据曲线平稳无波:“独立电站供电负荷稳定在26%,冗余电力储备维持15%。针对脑卒中研究的高精度实验设备与可控核聚变的理论模拟终端,已开通双路独立供电链路,电压精准控制在380V±0.00005%,极端情况下可0.01秒切换应急电源,确保15%科研算力倾斜时电力零中断。”
江晓同步汇报网络安全状况:“量子网络已启用‘双项目专属防护模式’,为脑卒中研究数据与核聚变理论资料开辟独立加密通道,新增‘量子密钥三重刷新+AI行为溯源升级’防护。10%自动调配算力中,4%专项支撑网络监控,过去24小时拦截境外定向试探攻击15次,均已反向标记并永久封禁Ip,网络安全等级维持‘绝对安全’。”
沈知行轻点遥控器,中枢屏切换至双项目进展专区,脑卒中研究的中后期规划与可控核聚变电站的理论建设蓝图清晰呈现:“今日核心任务,推进脑卒中研究进入关键验证阶段,同步完善可控核聚变理论体系搭建。10%、15%、90%的算力分配保持不变,15%科研算力中,9%倾斜脑卒中研究,6%支撑核聚变理论计算,五位助手按分工做好保障,确保两项国之任务稳步推进。”
苏晴补充道:“脑卒中研究中后期的数据涉及核心诊疗靶点与药物机制,可控核聚变理论建设关乎国家能源战略,保密级别均提升至‘国家级绝密’。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签订二次保密协议,严禁任何形式的成果外泄,90%储存算力库已为两项项目开辟独立加密分区,仅授权核心团队访问。”
上午九点,科研中心深处的脑卒中秘密实验室里,神经内科总主任张教授正带领团队紧盯终端屏幕,15%科研算力中的9%正全力支撑数据运算。屏幕上,脑卒中发病机制的分子通路模拟图动态流转,全新发现的3个致病基因位点与2个干预靶点已进入体外验证阶段。
“借助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我们已完成5种候选溶栓药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其中编号S-03的化合物对堵塞血管的溶解效率预测达99.7%,且对正常血管细胞的毒性低于0.01%。”团队核心成员王研究员兴奋汇报,指尖指向屏幕上的药效模拟曲线,“目前正利用算力优化实验方案,预计今日可完成首轮细胞实验验证。”
张教授点头叮嘱:“中后期研究容不得半点差错,所有实验数据实时加密上传90%算力库,每一步验证结果都要反复交叉核对。这个靶点和药物一旦突破,将彻底改写脑卒中治疗的全球格局,必须守住秘密、确保数据绝对可靠。”团队成员齐声应答,迅速投入到细胞培养、药物配比的紧张工作中,实验室的灯光与中枢屏的蓝光遥相呼应,见证着攻克世界性难题的关键进展。
与此同时,可控核聚变电站理论建设组的20位顶尖科学家正齐聚专属数据中心,借助15%科研算力中的6%,全力搭建等离子体约束、反应参数优化的理论模型。中枢屏上,核聚变反应的微观模拟动画持续推演,海量文献数据与算力运算结果实时交融。
“依托明泽医院的十亿算力,我们已完成1000组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理论模拟,初步锁定最优磁场配置方案。”理论组组长、中科院物理院士罗建林盯着屏幕,语气难掩激动,“过去需要数月的文献比对与公式推导,现在借助量子算力仅需48小时即可完成,理论体系的搭建效率提升了80%,相关理论模型已加密备份至90%储存算力库。”
沈知行通过中枢屏远程查看进展,对团队成果给予肯定:“算力是理论突破的核心支撑,你们尽管放开手脚攻坚,电力、网络、后勤保障我们全程兜底。务必确保理论模型的严谨性,为后续工程化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中午十二点,门诊接诊量突破20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达6.5亿元。林薇组织两项项目的核心成员开展保密再培训,通过中枢屏直播讲解最新保密法规与风险防控要点,现场签订二次保密协议,强化全员保密意识。赵磊协调餐厅中心配送专属营养餐,标注“涉密项目专用”的餐食实行一人一编号,确保饮食安全与信息保密。
下午两点,周明前往两大科研区域核查资金使用情况,现场核对实验耗材采购合同、设备升级发票等凭证,确认资金流转合规后,将相关资料加密上传至90%算力库备份。“脑卒中实验室的高精度质谱仪、核聚变理论组的超级计算终端采购资金支付合规,凭证齐全,已同步至资金监管平台。”周明向沈知行汇报,提交了详细的资金使用台账。
江晓突然发现异常网络波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检测到境外某顶尖科研机构试图通过学术交流伪装接入核聚变理论数据分区,已立即切断连接并启动‘蜂巢防御预案’,10%自动调配算力支撑的防御系统已追踪到其物理位置,同步上报国家网络安全中心。”沈知行当即下令:“提升网络预警等级,对两项项目的数据通道实行24小时全链路扫描,绝不让核心理论与研究成果泄露。”
程昱同步对电力系统进行专项巡检,重点核查脑卒中实验设备与核聚变模拟终端的供电稳定性:“独立电站运行正常,专属供电链路的电压、电流参数无任何波动,应急电源切换测试通过,可应对任何突发电力状况。”
傍晚六点,门诊接诊量已达29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累计9.8亿元。沈知行组织召开每日复盘会,通过中枢屏与两大项目组、各中心负责人联动。张教授汇报脑卒中研究进展:“首轮细胞实验验证完成,S-03化合物的溶栓效果符合算力预测,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安全性达标,明日将启动动物实验。”
罗建林院士同步汇报核聚变理论建设情况:“借助算力完成了磁场配置与反应温度的关联性推导,初步构建了可控核聚变的核心理论框架,后续将重点优化能量输出稳定性的理论模型。”
沈知行对当日工作给予肯定,同时强调:“两项任务已进入关键阶段,算力保障、安全保密、后勤支撑必须再提级。10%、15%、90%的算力分配保持不变,五位助手要全程盯防,确保任何环节零纰漏。”
晚上八点,中枢屏切换至夜间模式,蓝光柔和却依旧明亮。脑卒中的动物实验方案模拟与核聚变的理论模型优化仍在持续,90%储存算力库正分批次对当日数据进行加密备份。程昱将冗余电力储备提升至20%,应对夜间可能的算力需求波动;江晓启动量子网络全链路深度扫描,确保无任何数据残留与异常接入痕迹;赵磊安排安保团队加密科研区域巡逻,保密库房值守等级升级为特级。
沈景行与陈曦忙完神经外科的夜间诊疗后,来到中枢指挥中心探望父母。“爸,妈,我们科室也借助剩余的科研算力,推进了脑积水诊疗技术的优化,刚好能和脑卒中研究的神经保护机制相互借鉴。”沈景行说道,眼中满是自豪。沈知行笑着点头:“医院的科研力量要相互赋能,你们年轻人要多参与进来,为国家医疗科研添砖加瓦。”
沈景初则与顾宇一起,在皮肤科实验室借助剩余算力推进罕见病研究,同时关注着脑卒中项目的进展。“脑卒中研究一旦成功,能拯救无数患者,真是太有意义了。”沈景初感慨道,顾宇握着她的手回应:“我们也要加快研究进度,争取和两项国家级项目一起,为医院再创佳绩。”
晚上十点,门诊接诊量稳定在32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定格在10.5亿元。90%储存算力库完成当日最后一轮全量备份,涵盖脑卒中实验数据、核聚变理论资料、全院诊疗记录与资金凭证等核心内容。10%自动调配算力继续支撑夜间急诊与住院监护,15%科研算力持续赋能两大国家级项目。
沈知行与苏晴并肩站在中枢屏前,看着屏幕上平稳运转的各项数据,心中满是感慨。“脑卒中研究关乎民生福祉,可控核聚变关乎能源未来,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算力,更是国家与人民的希望。”苏晴轻声说道。沈知行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有十亿算力做基石,有全院上下的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攻克难关,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重任。”
五位助手完成最后巡检,汇报完毕后有序离岗。中枢指挥中心的蓝光依旧沉稳,150米见方的巨屏如同沉默的卫士,守护着核心秘密,也照亮着科研攻坚的前行之路。夜色中,明泽医院坚守着算力赋能与保密担当,在攻克世界性难题、筑牢国家能源根基的道路上,稳步迈向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