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访西洋
京城的码头边,“大明号” 蒸汽轮船正整装待发 —— 船身比 “镇海号” 更大,除了护航的火炮,还装满了格物院的 “礼物”:蒸汽织布机模型、混种青稞种子、标准化民生犁,还有《格物基础》《农桑要诀》等书籍,这是大明派往西洋的首个友好使团,由慕容芷的弟弟慕容峰带队,随行的还有格物院的算学家、农师和医女。
赵正、赵江月站在码头上,给使团送行。赵正递给慕容峰一个青铜罗盘,上面刻着 “日月同辉” 四个字:“这罗盘是按格物院新算的‘磁偏角’改良的,比以前准三倍。你们去西洋,不是为了征服,是为了交流 —— 把大明的好东西带去,也把西洋的好学问带回来,让天下百姓都能受益。”
慕容峰接过罗盘,郑重叩首:“臣定不负陛下与太上皇帝所托,以礼待人,以物通谊,绝不给大明丢脸!”
赵江月补充道:“遇到西洋诸国,要记住‘平等互利’—— 他们若想要大明的织机、粮种,咱们可以换他们的天文仪器、钟表技艺,不用强买强卖,也不用卑躬屈膝。大明的强大,不在兵甲,在民心,在开放。”
使团出发后,赵正站在码头边,望着轮船远去的身影,对赵江月说:“朕穿越前,曾听说‘世界是平的’,意思是各国百姓都该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如今咱们派使团去西洋,就是要让大明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 不靠征伐,靠文明互鉴;不靠掠夺,靠贸易共赢。”
赵江月点头,想起前七卷东征东瀛时,父亲说 “不是为了征服,是为了护民”,如今对待西洋,也是同样的道理。“父亲放心,儿臣会让户部准备好西洋的贸易清单,他们带来的东西,只要对民生有益,都能公平交易。”
三个月后,使团抵达西洋的葡萄牙港口。当蒸汽轮船缓缓靠岸,西洋人看着不用风、不用桨就能动的 “铁船”,都惊呆了。慕容峰带着使团成员,捧着蒸汽织布机模型,拜访葡萄牙国王。
国王看着模型运转,眼中满是惊叹:“这机器真能自动织布?大明的技艺,竟如此神奇!”
慕容峰笑着点头,让农师拿出青稞种子:“这是大明的混种青稞,亩产比西洋的小麦多三成,能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咱们还带来了农书,愿意教西洋百姓种植,只希望能换贵国的天文仪器和航海图。”
葡萄牙国王大喜,立刻答应:“朕愿与大明通商!你们想要的仪器、图纸,都可以给,还愿意派学者去大明,学习格物之学。”
使团在西洋停留了半年,走过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每到一处,都带去大明的科技与农艺,也带回西洋的天文、算学书籍。医女们还在当地开设临时医馆,用大明的草药治疗百姓,让西洋人见识到 “东方医术” 的神奇。
消息传回大明时,赵正正在格物院看西洋的天文仪器 —— 是使团带回来的望远镜,比大明的更精密。他笑着对赵江雪说:“你看,这就是交流的好处。咱们能学西洋的天文,他们能学咱们的农艺,互相进步,才是真的盛世。”
赵江雪接过望远镜,对准远处的星辰:“父亲,臣妹想按西洋的天文数据,改良大明的农时历,让播种、收割更准,百姓能多收粮。”
赵正点头,望着窗外的格物院 —— 工匠们正忙着按西洋图纸造新的天文仪器,农师们在试验田里种西洋的土豆,医女们在研究西洋的药膏配方。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