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洋归客传新讯
春暖花开时,“大明号” 蒸汽轮船缓缓驶入宁波港 —— 这是出访西洋的使团归来了。慕容峰站在甲板上,身后跟着西洋学者马可,还有几个捧着天文仪器、钟表的西洋工匠。码头上,赵正、赵江月早已等候在那里,旁边还站着格物院的算学家和农师。
“陛下,太上皇帝!” 慕容峰快步走下船,躬身行礼,“臣幸不辱命,已与西洋十余国建立通商关系,还带回了西洋的天文望远镜、钟表技艺,以及他们的农学家,想学习大明的混种法和土豆种植技术。”
马可捧着一台精致的天文望远镜,递给赵正:“太上皇帝陛下,这是西洋最精密的望远镜,能看清月亮上的环形山,还能观测行星的运行轨迹。我国国王希望能与大明长期交流,互学互鉴。”
赵正接过望远镜,对准远处的永徽铁路,火车的轮廓清晰可见,连车厢上的 “永徽铁路” 标识都能看清。“好东西!” 赵正赞叹道,“有了这望远镜,咱们的天文观测会更精准,新农时历也能更完善。”
西洋农学家皮埃尔则捧着一包小麦种子,递给苏琬琬:“苏大人,这是西洋的高产小麦,亩产比大明的小麦多一成,希望能与大明的青稞混种,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更高产的粮种。”
苏琬琬接过种子,笑着点头:“咱们灵州有试验田,正好可以试种。前七卷大明的混种法在东瀛、江南都很成功,相信和西洋小麦混种,也能有好收成。”
使团还带回了西洋的 “蒸汽机图纸”,上面画着更精密的气缸结构。伊凡拿着图纸,和格物院的工匠们讨论起来:“西洋的蒸汽机用了‘多级膨胀’技术,能更充分利用蒸汽,咱们可以借鉴这个技术,改良咱们的洪武机,提高效率。”
赵江月看着使团带回的成果,对赵正说:“父亲,西洋的技术有不少可取之处,咱们可以在格物院设立‘西洋技艺馆’,让大明的工匠和西洋工匠一起研究,互相学习。”
赵正点头,望着远处的宁波港 —— 蒸汽轮船来来往往,码头工人忙着装卸货物,西洋商人与大明商人讨价还价,一派热闹的通商景象。“这就是朕想看到的 —— 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文明互鉴,让天下百姓都能受益。”
柳萱、萨琳娜、苏琬琬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萨琳娜笑着说:“往后水师的蒸汽铁甲舰,也能用上西洋的技术,跑得更快,火力更强,护着大明的商路,让倭寇、海盗再也不敢来犯。”
夕阳西下时,使团成员跟着赵正、赵江月前往京城。路上,马可望着窗外的永徽铁路,火车喷着白烟飞驰而过,忍不住感叹:“大明的进步太快了!几年前还只有漕船,如今已有了铁路、电灯、蒸汽轮船,这就是真正的盛世啊!”
赵正笑着说:“这盛世,是靠百姓的双手,靠大家的智慧,一起创造的。往后,还有更多的新东西等着咱们去发明,去创造,让大明的日子,越来越好。”
(第三百八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