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光复的第二天,天色湛蓝,阳光普照,仿佛连老天爷都特意给面子,洗去了连日来的阴霾与肃杀。
幽州北门城楼,这座见证了无数血雨腥风、王朝更迭的古老建筑,今日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破损的垛口被临时用木板修补,城头上插满了崭新的、迎风招展的周军战旗,猎猎作响,宣告着此地主权易手。
城楼中央,早已设好了庄重的祭坛。香烛、三牲、五谷、美酒……一应祭品陈列有序,烟气袅袅升起,带着一种肃穆的气息。
柴荣身着最为隆重的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神情庄严肃穆,在文武重臣和精锐禁卫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了城头。阳光照射在他衮服的金线和玉珠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他整个人如同天神下凡,威仪万千。
陆明今天也难得地换上了一身正经的国公朝服,虽然他觉得这玩意儿又重又热,行动不便,远远比不上他的医官袍或者“格物工作服”舒服。他站在武将行列的前排,位置相当靠前,仅次于几位资历最老的大将军。他努力挺直腰板,想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严肃一点,但眼神却忍不住四处乱瞟,研究着城楼的建筑结构,心里琢磨着:“这城楼主体是木石结构,年头不短了,有些地方承重估计有问题…回头得用水泥钢筋加固一下,顺便把楼梯改成旋转的,省地方还能防冲锋…”
当柴荣的身影出现在城头,面向北方(象征扫北功成),缓缓抬起双手时,原本还有些细微声响的城上城下,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数万周军将士,无论城上城下,皆屏息凝神,目光聚焦于那一道身影之上。
司礼官高亢悠长的声音响起:“吉时已到——祭天——告慰先烈——!”
钟磬之声庄重响起,乐工奏起了古朴苍凉的雅乐。
柴荣手持玉圭,面向北方,深深一揖,随即朗声诵读亲自撰写的祭文。他的声音洪亮而沉凝,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烟云的力量,在空旷的天地间回荡:
“维大周显德六年,岁次己未,x月x日,皇帝臣荣,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并历代为收复幽燕、抵御外侮而捐躯之忠魂烈魄之前:
“自石晋割地,契丹窃据,幽云沦丧,已近百五十载!北地腥膻,汉家蒙尘,山河破碎,黎庶倒悬!凡我华夏血性儿郎,未尝不扼腕痛心,日夜思复!”
“幸赖天地眷顾,祖宗庇佑,将士用命,文武同心!今,王师北定,克复幽州!逆酋授首,疆土重光!此乃上天垂怜,亦乃尔等忠魂于九泉之下,英灵不泯,佑我大周!”
柴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他环视着脚下这片刚刚回归的土地,以及城外那连绵的周军阵营,继续道:
“朕,不敢忘历代先烈,前仆后继,血染沙场之壮烈!不敢忘杨家将血战金沙滩,满门忠烈!不敢忘无数无名英魂,埋骨他乡,魂牵故里!”
“今日,幽州城头,再现汉家旌旗!尔等夙愿,得偿于今朝!望尔等英灵,得以安息!望我大周,国祚永昌!”
“谨以清酌庶羞,式陈明荐,尚飨!”
祭文诵读完毕,柴荣将祭文在香烛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随风飘向北方,仿佛将这份捷报与告慰,传递给了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英烈。
随即,他接过内侍奉上的酒爵,将醇香的美酒,缓缓洒在城头的地面上,祭奠天地与英灵。
整个过程中,城上城下,一片肃穆。许多身经百战、刀砍在身上都不皱一下眉头的宿将老兵,此刻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偷偷用粗糙的手掌抹去眼角的湿润。他们之中,很多人的祖辈、父辈,都曾为了这片土地流过血,甚至付出过生命。今日,他们终于站在了这里,完成了先人未竟的遗志!
一种跨越时空的悲壮与豪情,在所有将士心中激荡。
陆明也被这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收起了之前的胡思乱想。他虽然是个穿越者,对这个世界缺乏足够的“历史代入感”,但此刻,看着身边那些激动得浑身微微颤抖的老将军,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压抑抽泣声,他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情感分量。
“这就是…魂归故里,夙愿得偿的感觉吗?”他心中暗忖,“难怪历史上为了这片土地,会流那么多血。执念啊…”
他甚至在脑子里不合时宜地闪过一个念头:“要是能发明一种‘灵魂通讯器’就好了,给那些先烈们现场直播一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嗯,这个课题难度有点大,涉及量子力学和玄学的跨界研究,暂时搁置。”
仪式还在继续。柴荣亲自为在此次北伐中阵亡的将士灵位敬香,又表彰了一批功勋卓着的将领和士兵。每念到一个名字,城下便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欢呼,既是向英雄致敬,也是在宣泄胜利的喜悦。
当轮到陆明上前,接受陛下亲自嘉勉时,气氛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偏差。
柴荣看着陆明,眼中满是赞赏,朗声道:“靖国公陆明,献策破敌,献器强军,更兼阵前擒酋,居功至伟!实乃朕之肱骨,大周之柱石!”
按照流程,陆明此刻应该谦逊几句,比如“全赖陛下圣明,将士用命”之类的。
然而,咱们的陆国公,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灵魂通讯器”的脑洞里没完全出来,又或者觉得气氛太沉重想活跃一下,他上前一步,挠了挠头,脱口而出:
“陛下过奖了!其实…臣也就是出了点技术支持和…呃,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战术建议。主要还是咱们的‘飞雷炮’…哦不,是王师天威,以及契丹友军…识时务,配合得好!”
众人:“………”
契丹友军?识时务?配合得好?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耶律沙要是在场,估计能气得当场表演一个原地爆炸!
柴荣也是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摇头。这小子,永远不按常理出牌!他瞪了陆明一眼,示意他收敛点。
陆明也意识到自己好像又说错话了,赶紧补救,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正经面孔,大声道:“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陛下英明领导!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臣,与所有将士一样,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必将继承先烈遗志,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这话说得倒是冠冕堂皇,掷地有声,总算把气氛又拉回了正轨。众将纷纷点头,觉得陆国公虽然平时不着调,但关键时刻,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嘛!
柴荣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励了陆明几句,无非是“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之类的套话。
冗长而庄严的仪式终于接近尾声。柴荣最后面向全军将士,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肯定了所有人的功绩,并宣布将在幽州城内勒石记功,修建忠烈祠,永久祭祀此次北伐以及历代为国捐躯的英灵。
“万岁!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声震百里!
仪式结束后,将士们有序退场,但那股激昂亢奋的情绪,却久久不散。许多人围在刚刚树立起来的功勋碑前,寻找着自己或者熟悉的人的名字,议论着,感慨着。
陆明也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比搞一天科研还累。他一边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脖子,一边琢磨着:“忠烈祠…这个得好好设计一下,不能光是个摆牌位的地方,得有点教育意义,弄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呃,这个好像有点超纲了…”
他正天马行空地想着,柴荣却派人将他召到了临时行在。
“陆明,幽州已定,燕云大局已稳。”柴荣换下了沉重的衮服,穿着常服,神情轻松了许多,“朕打算,不日便班师回朝。”
陆明眼睛一亮:“陛下圣明!出来这么久,是该回去了!”他早就想念开封城的美食和…某位符家小姐了。
柴荣看着他急切的样子,不由得笑了笑:“怎么?归心似箭了?”
“嘿嘿,”陆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主要是…科研工作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军营里条件还是太简陋了。”
柴荣点点头,神色一正:“班师之前,还有几件大事要定。其一,便是这幽州及燕云各州的留守人选,以及后续的治理方略。其二,便是对北伐功臣的最终封赏,需在朝堂之上,正式颁行。”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陆明:“你如今是国公,又身兼枢密副使、科学院院正数职,回朝之后,担子会更重。朕希望你能真正将精力,放在利国利民的格物之学上,莫要辜负了这身才华,以及…历代先烈的期盼。”
陆明心中了然,这是陛下再次确认并且强化之前的“暗示”。他肃然拱手:“臣,明白!必不负陛下所托,亦不负…这片土地下,那些注视着的眼睛。”
他知道,回到开封,等待他的将是更广阔的舞台,以及…可能更复杂的局面。但此刻,站在刚刚收复的幽州城头,感受着脚下这片浸染了无数热血的土地,他心中也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动力。
告慰先烈,最好的方式,不就是创造一个让他们为之牺牲的土地,都难以想象的、更加美好的未来吗?
这个,他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