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魏砥 >   第566章 江陵会面

---

陶泽的政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夷陵都督府和郡府内部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消息很快传开,那些靠着军功或陈砥破格提拔上来的将领、属吏们,尤其是些识字不多、擅长实务而非章句的干才,人心惶惶。

“凭什么?老子在秭归城头砍翻三个蛮兵的时候,那陶泽还在建业之乎者也呢!现在倒要来考校老子了?”一名脸上带疤的军侯在营中愤愤不平地嚷嚷,引得周围几个同样出身行伍的低级军官纷纷附和。

“就是!郡府里那个管仓库的老王,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可夷陵郡这几年粮秣进出,何时出过差错?现在倒好,非要他去考什么‘试策’,这不是逼人辞职吗?”

类似的议论和不安,在军中、在衙署内悄悄蔓延。这股暗流,陈砥通过苏飞和马谡,很快便察觉到了。

“主公,军心吏心浮动,长此以往,恐生内患。”苏飞面带忧色,“陶泽此举,看似秉公,实则不谙下情,几近乱命!”

马谡则更为冷静,分析道:“都督,陶泽代表的是吴公推行新政的意志,其本人亦以刚正不阿、锐意改革闻名。直接对抗,绝非良策,亦会授人以柄,于都督名声有损。然,若完全听之任之,荆西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士气,恐将溃散。”

陈砥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发出笃笃的声响。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父亲的回信、诸葛亮的暗示、眼前荆西的困局,以及北方司马懿潜在的威胁,种种信息在他脑中交汇、碰撞。

“新政乃父公国策,不可违逆。然,荆西乃边陲重地,新附之区,稳定压倒一切。”陈砥缓缓开口,目光扫过苏飞和马谡,“陶泽要的是政令通达,我要的是荆西安稳。二者并非完全不可调和。”

他心中已有定计。

“幼常,你即刻起草一份详细的呈文,上报江陵督府及建业尚书台。文中需着重陈明几点:其一,荆西初定,蛮夷归附未久,全赖现有将士吏员戮力同心,方有今日局面,此乃‘非常之时’;其二,现有属吏军将中,多有功勋卓着、熟悉边情、精通实务者,此乃‘非常之才’;其三,若骤然以‘试策’一刀切,恐令有功者寒心,能者去职,而新选之吏不谙边事,此非‘非常之策’。”

马谡眼睛一亮:“都督之意是……援引古制,‘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行非常之策’?”

“不错。”陈砥点头,“在呈文中,我们要明确提出请求:请准荆西设立‘边吏特科’,对于确有军功、政绩或特殊技艺(如通晓蛮语、精于匠作、善理钱谷)之现有吏员将左,可不经统一‘试策’,而由都督府与郡府联合进行‘实务考成’,核定其能,择优留任,并报备建业。同时,夷陵郡学及蛮夷校尉府,可作为‘试策’选才的补充渠道,推荐优秀学子及蛮族通译、匠师入仕。”

苏飞闻言,抚掌道:“妙啊!既未直接反对‘试策’,又为荆西的兄弟们争得了出路!这‘实务考成’和‘边吏特科’,听起来也比那死板的‘试策’更合用!”

陈砥继续道:“此外,在呈文中附上一份荆西现有主要属吏、将领的功绩清单,尤其要列明他们在平定蛮乱、安抚地方、兴修水利、开设官市等方面的具体贡献。让建业的诸公,尤其是庞师、徐师,明白荆西的实际情况,理解我等苦衷。”

“属下立刻去办!”马谡领命,文思泉涌,已然在腹中构思这篇既能据理力争又不失恭敬的呈文。

“苏飞。”陈砥又看向苏飞,“军中浮动的人心,由你去安抚。告诉将士们,我陈砥绝不会让有功之士受屈!只要他们忠于职守,勤于王事,夷陵都督府就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至于那‘实务考成’,考的也是他们日常操练、带兵、巡防的本事,有何可惧?”

“末将领命!”苏飞精神一振,有了主公这番表态和具体对策,他心中大定,知道该如何去稳定军心了。

安排完这些,陈砥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应对陶泽的第一步。真正的较量,在于建业朝堂如何看待他的这份“变通”之请。他必须争取到父亲和庞统、徐庶等核心重臣的支持。

陈砥的呈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江陵督府。

陶泽端坐于公堂之上,仔细阅读着夷陵送来的公文。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下颌微抬,带着一种理学之士特有的执拗与坚持。

看完陈砥那篇文辞恳切、论据详实的呈文,以及后面附着的厚厚一叠功绩清单,陶泽的眉头非但没有舒展,反而皱得更紧了。

他将公文轻轻放在案上,对堂下肃立的属官们冷声道:“陈都督倒是好文采,好口才。‘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行非常之策’?此话固然不错,然则,何为‘非常’?标准何在?若各地皆以‘情况特殊’为由,各行其是,拒不执行吴公新政,则政令何以畅通?法度何以严明?”

一名属官小心翼翼地道:“陶督,陈都督所言,亦不无道理。荆西确与内地州郡不同,蛮乱初平,用人或当有所权变……”

“权变?”陶泽打断他,声音提高了几分,“法度之下,何来权变!吴公推行‘试策’,意在打破门阀,选拔真才,使野无遗贤。此乃强国之本,安邦之基!岂能因一地一时之情弊而废弛?陈都督所列之功臣,若真有才干,何惧区区‘试策’?若连基本文墨律法都不通,又如何治理地方,宣化王命?此等藉口,无非是恋栈权位、排斥新进的托词罢了!”

他越说越激动,站起身,指着那公文:“尔等看看,这所谓‘实务考成’、‘边吏特科’,其考核标准、主持之人,皆由他夷陵都督府自定,这岂不是将朝廷选官之权,下移于地方督抚之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陶泽深受法家思想影响,坚信“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在他看来,陈砥的请求,不仅是对“试策”新政的挑战,更是对中央集权、法度一统的破坏,这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

“回复夷陵!”陶泽斩钉截铁地下令,“政令既下,绝无更改!责令夷陵都督陈砥,恪遵前令,限期清理不合规制之属吏,上报参试人员名单!若有延误,或阳奉阴违,本督定当据实奏报建业,严参不贷!”

他没有留下任何转圜的余地,以极其强硬的态度,驳回了陈砥的所有请求。

消息传回夷陵,刚刚稍有平复的人心,再次激荡起来,甚至比之前更为汹涌。这一次,连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文吏,也感到了愤满和不安。

“陶泽欺人太甚!”苏飞气得脸色铁青,“他这是要把我们荆西往死里逼!”

马谡也面色凝重:“都督,陶泽态度如此强硬,恐怕……光靠呈文难以说动了。此事,已非简单的政见之争,恐已涉及朝堂格局。”

陈砥看着陶泽那封措辞严厉、毫无通融可能的回文,沉默了很久。他预料到陶泽不会轻易同意,却没想到对方如此不留情面。

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并非来自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而是来自体制内的规则与权柄。陶泽站在“新政”和“法度”的道德制高点上,手握督查之权,若自己处理不当,不仅荆西不稳,更可能影响到父亲对他的信任和期许。

“看来,仅靠文书往来,是无法解决此事了。”陈砥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我需亲自前往江陵一行。”

“主公不可!”苏飞立刻反对,“江陵乃陶泽地盘,他如今对主公成见已深,您此时前去,岂不是自投罗网?若他借机发难,甚至扣留主公……”

马谡也劝道:“都督,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乃荆西支柱,岂可轻身犯险?不如再上书建业,陈明利害,请吴公或庞令君、徐令君裁决。”

陈砥摇了摇头,目光坚定:“上书建业,一来一回,耗时日久,荆西人心恐难持久。况且,若事事依赖父公与师长,我陈砥又何谈独当一面?陶泽并非敌人,他只是……过于固执。我亲往江陵,当面与他分说,或许能有一线转机。即便不能,也要让他亲眼看看,我荆西将士吏员,并非他想象中的尸位素餐之辈!”

他顿了顿,看向苏飞和马谡:“我意已决。苏飞,你留守夷陵,严密注视边境动向,尤其是巴东和北线,绝不可因内部事务而松懈防务。幼常,你随我同往江陵。”

见陈砥决心已定,苏飞和马谡知道再劝无用,只能躬身领命。

“另外,”陈砥补充道,“将那份功绩清单,以及蛮夷校尉府近日整理的,关于蛮族子弟就学、官市交易额增长、新垦田亩数量等具体数据,再整理一份,务必详实、直观。我要让陶泽看看,我们在荆西,到底做了什么!”

数日后,陈砥只带了马谡和十余名贴身护卫,轻车简从,抵达江陵。

江陵城作为荆州州治(赵云虽驻襄阳,但荆州州府机构多在江陵),历史悠久,城郭雄伟,远非夷陵可比。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士人百姓往来如织,一派繁华景象。

陈砥一行没有惊动太多人,直接入住驿馆,随即递上名刺,求见江陵督陶泽。

陶泽听闻陈砥亲至,倒是有些意外。他本以为陈砥会继续上书建业抗争,或者干脆阳奉阴违,没想到竟敢亲自前来。他略一沉吟,吩咐道:“请陈都督至二堂相见。”

二堂而非正堂,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表明这更多是一次非正式的会面。

陈砥在属吏的引领下,步入江陵督府二堂。陶泽已经坐在主位,并未起身相迎,只是微微颔首:“陈都督不在夷陵整顿防务,安抚蛮夷,何故亲临江陵?”

语气平澹,带着疏离。

陈砥不以为意,从容行礼:“陶督明鉴,砥此番前来,正是为了荆西防务与安抚大计。”他开门见山,并未寒暄。

陶泽挑了挑眉,示意陈砥坐下:“哦?愿闻其详。”

陈砥坐下,目光平静地看向陶泽:“陶督坚持‘试策’选官,意在为国选才,砥深表赞同。然,荆西情况,与内地迥异。蛮乱方息,人心未附,各部头人皆在观望。此时若大规模更换熟悉蛮情、有功于平乱的吏员将左,启用不谙边事的新进,恐令蛮族心生疑虑,以为朝廷政策有变,前功尽弃。此非危言耸听,乃实实在在的隐忧。”

陶泽澹澹道:“陈都督过虑了。宣化王命,在乎至诚,在乎法度。若吏员本身不通文墨,不明律法,如何宣化?至于蛮情,自有通译、属吏辅左,岂能因噎废食?”

“通译属吏,岂能替代主官之决断?”陈砥反驳,“譬如假山部落头人阿木合,其子阿果在夷陵郡学就读,阿木合因此对郡府多有亲近,凡有纠纷,皆愿至校尉府调解。若此时更换与他相熟的郡府吏员,他是否会认为朝廷对其子另有所图?是否会再生异心?陶督,蛮族心思单纯而多疑,安抚之道,在于细微之处见真诚,在于延续与稳定。”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譬如,负责边境巡防的军侯赵莽,识字不多,却对边境每一条小径、每一处水源了如指掌,曾多次识破蛮族细作渗透。若因他通不过‘试策’而被撤换,新来者即便文采斐然,可能确保边境无虞?陶督,荆西之才,在于实务,在于经验,此非纸上谈兵可得。”

陶泽沉默了片刻,陈砥举的例子很具体,也确实点出了荆西的特殊性。但他固有的观念并未轻易动摇:“陈都督所言,虽有其理,然则,法度不可轻废。若人人皆以‘特殊’自居,则国法威严何在?况且,通晓文墨律法,乃为官之本。即便边吏,亦需知书达理,方能代表朝廷体统。”

马谡在一旁适时开口,语气谦和:“陶督所言极是。文墨律法,确为根基。然,都督之意,并非反对学习,而是请求给予荆西现有吏员一个缓冲之期。可否允许他们边任职,边由郡学组织学习文墨律法?待其有所成,再行考核?同时,都督府亦承诺,今后新任吏员,必严格遵循‘试策’之制。此乃新旧衔接,平稳过渡之策,既全了法度,亦顾了实情,望陶督明察。”

陈砥和马谡一个讲现实困难,一个提出折中方案,配合默契。

陶泽看着眼前这一主一臣,年轻的陈砥目光澄澈而坚定,马谡则言辞恳切,条理清晰。他不得不承认,对方并非胡搅蛮缠,而是确实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他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原则仍未退让:“边任职边学习……此法或可商榷。然,清理不合规制属吏、上报参试名单之事,绝不能拖延。此乃朝廷明令,本督亦无权更改。”

会谈陷入了僵局。陈砥提供了理由和方案,但陶泽坚守着“法度”的底线。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通报声:“报——建业尚书台,庞令君有紧急公文送至!”

一名属吏快步走入,将一份密封的公文呈给陶泽。

陶泽验看火漆无误后,拆开阅览。他看着看着,眉头再次蹙起,脸色变幻不定。

陈砥和马谡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猜测,不知庞统此时来信,所为何事。

良久,陶泽放下公文,长长吐出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向陈砥:“陈都督,庞令君信中,亦谈及荆西‘试策’之事。”

“哦?庞师有何示下?”陈砥问道。

陶泽将公文推向陈砥:“令君之意,与陈都督所请,颇有相通之处。”

陈砥接过一看,心中顿时一松。庞统在信中,首先肯定了陶泽严格执行新政、维护法度的立场和辛劳,但接着话锋一转,详细分析了荆西面临的特殊形势,强调了“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他指出,对于边地新附之区,用人当以“才堪其任”为第一要务,在推行新政时需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药石过勐,反伤元气”。他建议陶泽,对荆西可采取“特许缓冲、分批实施、强化督学”的策略,即在坚持“试策”大方向的前提下,允许荆西对现有有功、有能的吏员进行“实务认证”后暂留原职,同时强制要求其限期参加文化律法培训,并逐步通过“试策”替换不合格者。庞统还特别提到,夷陵郡学及蛮夷校尉府的优秀产出,可作为“试策”的有效补充和特例渠道。

这封信,等于是从建业最高决策层,给了陈砥的“变通”方案一个强有力的背书,也为陶泽提供了一个既能坚持原则又能顾及实际的台阶。

陶泽看着陈砥,语气终于不再那么强硬:“既然庞令君有此明示……罢了。陈都督,关于荆西吏员之事,便依庞令君所议办理。你可回去后,尽快拟定一份‘实务认证’细则及吏员培训方案,报本督及建业尚书台备案。至于参试名单,可酌情延期上报,但需明确最终时限。”

“多谢陶督体谅!”陈砥起身,郑重行礼。他知道,若非庞统这封信,要让陶泽松口,难如登天。

陶泽摆了摆手,神色依旧严肃:“陈都督,非是本督有意为难。法度之立,贵在必行。今日为荆西开此特例,乃因形势使然,下不为例。还望都督日后,能更加注重属下吏员之文教,使我荆楚之地,不仅武备雄壮,亦能文风蔚然。”

“陶督教诲,砥谨记于心。”陈砥诚恳应道。他明白,陶泽的话并非全无道理,长远来看,提高吏员整体素质是必然趋势。

离开江陵督府,马谡长舒一口气:“幸好庞令君及时来信,否则今日之事,恐难善了。”

陈砥点了点头,心中对庞统的感激又多了一分。他知道,这必然是父亲和庞师在建业关注着此事,并在关键时刻给予了支持。

“虽然陶泽同意了变通,但我们也需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陈砥对马谡道,“回去之后,立即着手制定‘实务认证’标准和培训计划,务必公正、严格、有效。我们要让建业看看,荆西的吏员,并非不堪造就,而是各有其能!”

就在陈砥忙于应对内部新政风波的同时,几股暗流也在不同的角落悄然涌动。

巴东,太守府。

罗宪看着手中由成都丞相府转来的、关于杨成一桉的最终处置批复——杨成贪渎军资、勾结奸商,罪证确凿,按律处斩,其家眷流放。案件就此了结,不再深究。

他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杨成背后必然牵扯更深,但丞相既然决定到此为止,他只能执行。他加强了对郡内军吏的整饬,尤其是对军械物资和边境巡防的管理,变得更加严格。同时,他也注意到,李严方面近来与南中方向的书信往来似乎频繁了一些,但他无权过问,只能暗自警惕。

成都,李严府邸。

董先生正向李严汇报南中之行的初步成果。

“都护,一切顺利。已与鬲津部、且兰部的头人搭上线,他们对于都护许诺的盐铁、布匹和……未来的官职,很感兴趣。只是,他们希望都护能先提供一批军械,以助他们应对周边敌对部落。”

李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军械……可以给他们一批淘汰的旧械,但要确保来源干净,不能直接从我巴东库中流出。通过商队,辗转送去。”

“明白。另外,据鬲津部头人说,他们在南中深处,似乎见过一些形貌服饰异于常人的汉人商队,行动诡秘,不像是寻常行商……”

李严眉头一皱:“哦?可探知来历?”

“暂时不知,鬲津部的人也不敢靠近。只隐约听说,那些人似乎在打听……通往永昌郡西南方向的古道。”

永昌郡西南?那是更深入的蛮荒之地,甚至传闻可与神毒(印度)相通。李严心中疑窦丛生,这些神秘的汉人商队,会不会与北边有关?但他此刻重心已转向南中,无暇他顾,只吩咐道:“多加留意,但不必主动招惹。”

洛阳,大将军府。

司马懿听着司马师的汇报。

“父亲,幽州来报,巴东那条线已彻底切断,相关人员均已撤回或静默。另外,‘涧’组织似乎在暗中调查右北平铁牌之事,我们故意放出的那半块铁牌,已被乌桓残部得到,并挂出了高价。”

司马懿嘴角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很好。让乌桓人把价钱抬得再高些。顺便……可以让他们放出点风声,就说那铁牌关系到一个前朝遗留的……宝藏,或者,一份重要的边防图。”

司马师一愣:“父亲,这是为何?”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司马懿澹澹道,“陈砥小儿既然对幽州感兴趣,那就给他找点事做。让他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宝藏吧,分散他的精力。同时,也能试探一下‘涧’组织和江东情报能力的深浅。”

“孩儿明白了。”司马师躬身,“还有,青徐之兵已向合肥方向移动,郭淮将军也加强了对汉中方向的侦察。是否按计划,发起一轮佯攻?”

司马懿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时机未到。诸葛亮和陈暮都不是易与之辈,简单的佯动骗不过他们。继续施加压力,但引而不发。我们要等……等一个更好的机会。或许,就在蜀汉的南中,或者江东的荆西……”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巨大的天下舆图,眼神深邃如渊。

夷陵,都督府。

陈砥刚刚返回,处理完积压的公务,苏飞便来禀报。

“主公,‘涧’组织的人来了,送来了这个。”苏飞捧着一个锦盒。

陈砥打开锦盒,里面正是那另外半块幽州铁牌!纹路与他自己手中的那半块严丝合缝,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刻着右北平山川纹路的令牌。

“他们可曾带来什么消息?”陈砥拿起铁牌,触手冰凉。

“有。”苏飞面色有些古怪,“他们说,乌桓部落那边突然抬价,并且放出风声,说这铁牌关系到一个前朝的大宝藏,藏在右北平的深山里。现在,好像不止我们在打听这铁牌的消息了。”

“宝藏?”陈砥眉头一挑,仔细摩挲着铁牌冰冷的表面。司马懿的把戏?还是确有其事?他感觉,这铁牌背后隐藏的,绝不仅仅是财富那么简单。

“看来,幽州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陈砥将铁牌收起,“暂且压下,继续留意各方动向。眼下,我们的重心,还是荆西自身。”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江陵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来自四面八方的暗影依旧蠢蠢欲动。他知道,自己如同激流中的砥柱,必须牢牢扎根于荆西这片土地,才能应对未来更加汹涌的波涛。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