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第202章的“作者有话说”发出去,手机就震个不停——评论区里飘满了“冬日甜碎片”:有人说“今早买的烤红薯,糖心流在手套上,是暖甜的”,有人晒了张“猫爪踩在糖霜上的小脚印”,还有“奶盖三分糖”说“巷口的糖炒栗子摊冒的烟,都是焦糖味的甜”。
这话像把糖罐砸在了我脑子里——巷口的糖炒栗子!我抓起外套裹上围巾,踩着没化的雪粒冲出门,刚拐进巷口,就闻见裹着焦香的甜气:旧铁皮炉子里的栗子“哗啦”响着,糖霜裹在壳上,被炉火烤得泛着油亮的光,摊主阿姨看见我,笑着塞了颗刚出锅的:“刚听你读者说你在画甜,这颗是‘热乎的灵感’~”
栗子壳刚剥开,糖香就裹满了指尖,我咬了一口,粉糯的栗肉混着焦糖味,甜得暖进了喉咙里。抬头时突然看见巷口的老梧桐——雪压在枝桠上,像裹了层糖霜,树下的旧邮筒旁,堆着半罐没吃完的奶糖,糖纸被风吹得贴在雪地上,像落了片彩色的甜。
我蹲下来把糖纸捡起来,突然看见邮筒缝里塞着张画纸——是用铅笔勾的小画:一只抱着栗子的猫,蹲在邮筒顶上,尾巴尖沾着糖霜,旁边写着行歪歪扭扭的字:“给画甜的大大,这是巷口的甜~”
这肯定是读者偷偷放的!我把画纸揣进外套口袋,栗子的暖香混着雪气,突然觉得这条老巷像被糖罐裹住了——墙根的雪堆里埋着半颗奶糖,卖烤红薯的推车冒着甜香,连风吹过的声音,都裹着焦糖的软。
跑回画室时,指尖还沾着栗子的糖霜,我拧开焦糖色的马克笔,先在画纸上勾出巷口的轮廓:老梧桐的枝桠裹着雪,像撒了层细闪的糖;铁皮炉子冒着暖烟,栗子壳堆在旁边,沾着糖霜的壳子泛着光;邮筒顶蹲着那只抱栗子的猫,爪下按着那张读者画的小画,尾巴尖扫过的雪,都变成了焦糖色的甜。
画到一半,手机“叮咚”响了——是“草莓头像”发来的私信,附了张她拍的巷口照片:雪地里的糖纸堆成了小丘,旁边摆着颗剥好的栗子,配文:“大大,我在巷口捡到了甜,你要不要画进画里?”
我笑着把这颗“巷口的栗子”添在画纸的角落:它滚在雪地上,糖霜沾了层细雪,旁边的糖纸展开着,印着草莓图案,正好和邮筒里的小画叠在一起,像甜在巷子里打了个圈。
画完最后一笔时,窗外的雪又落了下来,我把画拍下来发到评论区,配文:“今日份甜系创作——糖罐倒了时,甜裹满了巷。栗子是焦糖甜,雪是凉甜,而你们藏在巷口的小画,是裹在生活里的软甜~”
刚发出去,评论区就刷出条新留言:“大大,我就在巷口的梧桐树下!看见你跑过去啦!”
我趴在窗台上往下看,巷口的雪地里,有个举着草莓气球的身影在挥着手,旁边的糖炒栗子炉冒着暖烟,裹着整条巷的甜。
原来甜从不是藏在画里的,它是读者塞在邮筒里的小画,是摊主阿姨递来的热栗子,是巷口飘着的焦糖香——顺着笔尖落在纸上,就成了裹满生活的甜,连冬天的雪,都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