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李亨说了王忠嗣因作战立功,升为左金吾将军后,说道:\"王忠嗣也不容易啊,前几年被降职,如今总算是东山再起了。\"
李亨说:\"是啊,那次他被降职,是因为平时说话不注意,得罪了剑南节度使王昱,被王昱弹劾举报了一些过错,我父皇也没有细查具体细节,就将王忠嗣贬职了。这次王忠嗣东山再起,希望他能稳住。\"
\"王昱做过户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务,皇上很信任他。\"
\"是的,我父皇如果不信任他,能让他任剑南节度使吗?皇甫惟明与王昱拜了干兄弟,那次在王昱弹劾举报王忠嗣的时候,站在了王昱一边,这让我和王忠嗣曾有些气愤。王忠嗣毕竟是我最要好的哥们,而皇甫惟明曾经是我府上的属官,大家都是朋友,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不过现在我想明白了,举报弹劾王忠嗣的人,主要是王昱,而皇甫惟明只是碍于情面,附和了一下而已。\"
\"殿下,有些事不能只看外表。或许皇甫惟明这样做有他的苦衷,或者另有隐情呢。毕竟他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啊。王忠嗣是皇上的义子,皇甫惟明知道他仅仅因一些小过错被举报,顶多就是降职而已,王忠嗣年轻有能力,会东山再起的。\"
\"嗯,皇甫惟明在给我的一封信里,含蓄地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的意思是王忠嗣若是过早成为高级将领,对我反而不利。现在尘埃落定了,我入住东宫了,这本不是我非常渴求的,是命运将我推到了这里。或许这时候王忠嗣成为高级将领,我更应该与他保持距离了。\"
\"殿下聪慧过人,说得句句在理啊。皇甫惟明现在任什么职务啊?\"
\"他前几年任左卫郎将,后来又任过侍御史、长春宫使等职务,现在任司农少卿。他如今经常到各地巡查,我们很少见面了。\"
\"他和他的义兄王昱来往密切吗?\"
\"文游唐,我发现你对唐朝官员非常感兴趣啊,总是喜欢问我一些官员的事情。\"
\"我作为殿下府上的一名属官,觉得应该了解一下大唐当今的一些官员的情况,否则在您提到某位官员时,我会一脸茫然。\"
\"嗯,是这么个理。王昱现在防守吐蕃的压力很大,可能也没有很多时间与皇甫惟明一起聊天饮酒,共赏风景吧。高宗仪凤年间,吐蕃攻占了大唐的安戎城,派重兵驻守。安戎城的地势很险要,我军多次攻不下来,剑南节度使王昱,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安戎城附近筑了两座城,派驻军队于蒲婆岭之下,运输粮草军用物资供应这两座城。王昱想站稳脚跟,伺机攻取安戎城。两军筑城对峙,都虎视眈眈,因此我说王昱的压力还是不小的。\"
\"听了太子殿下的话,我对剑南道与吐蕃的对峙,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剑南道的唐军,在王昱领导下,能夺回安戎城。\"
\"但愿如此吧。我们不要再往南走了,再走就出嘉福门了,我们往回走,回嘉德殿坐一会,休息一下。\"
我抬头一看,南面的嘉福门离着不远了,还有二十米的样子。我说:\"在下赞成殿下主意,我建议殿下到嘉德殿读书。这次您搬家到东宫后,我在东宫中散步,发现嘉德殿东侧偏殿里有一些藏书。\"
李亨喜出望外地说:\"是吗?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呢。自从做了太子之后,压力大了不少,我的那些平时不来往的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全都来承恩殿恭喜我成为太子了。每日接待他们真的很心累。我带着六护卫和你出来散散步,就是想躲避一下他们,让韦妃代替我接待他们即可。\"
\"永王李璘和寿王李瑁年龄相仿,有十八九岁了吧?他们来探望过您吗?\"
\"永王李璘母亲去世得早,从九岁开始他就失去了母亲,是我看大的他。他是第一个来东宫向我贺喜的兄弟,也只有他来贺喜,我感受到了真诚的兄弟情谊。其他兄弟的贺喜,我总感觉像走形式一样。在我的姐妹中,我唯一的亲妹妹宁亲公主,是第一个来祝贺我被立为太子的姐妹。至于寿王李瑁,到如今还没有来探望我呢。\"
\"寿王或许还在为没有被立于太子而失落吧。\"
\"也许是吧。反正我没有得罪他,我们的父皇,推长而立太子,他应该理解的,相信他会转过弯来的。\"
我和李亨并肩走着,在六护卫陪同下边说边聊,穿过了两道门来到了嘉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