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錱带着第46旅的134、135两个团,一路急行,终于赶到了茅草坡北坡。
他立在坡下,抬眼望去,心猛地往下直坠。
坡地上,千余名133团的弟兄,正被不列滇军密集的炮火反复犁扫。
人影在火光与硝烟中不断倒下,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鞭长莫及。
直到这一刻,萧云骧出征前夜,紧握他手、反复叮嘱的情形,才无比真切地浮上心头。
“璞山,”萧云骧语气郑重,
“不列滇人的炮,凶得很。千万别犯倔,不能拿同志们性命,去死打硬顶,要多动脑子。”
他深吸一口带着硝烟和焦糊气味的空气,强自压下翻腾的心绪。
对策,早已刻在脑子里。
军中那本萧云骧口述、赵烈文执笔的《战阵述要》,他不知翻了多少遍,书页都卷了边。
里面针对各式西洋火器与战术,都列出了详细的应对阵型和战法。
眼前的茅草坡,早已换了模样。
往日延绵数里的白茅花海,已被不列滇军的燃烧弹,尽数化为灰烬。
黑色的灰烬覆盖坡地,脚踩上去,软塌塌的,还蒸腾着呛人的余热。
不列滇军的炮又响了。
炮弹呼啸着,越过山脊,砸向北坡后方,意图切断增援通路。
但因山脊阻挡,观测不清,这炮击,便成了漫无目的的盲射。
轰击一阵后,炮声渐歇。
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虽比西军短,但终究依赖骡马运输,运力有限,炮弹不能肆意挥霍。
尤其是那威力惊人的康格里夫火箭弹,此役携带总数,不过二百枚。
炮声一停,王錱立刻喝道:“134团,上坡,挖!”
他亲自带着千余官兵,冒着零星的冷炮,快速攀上北坡。
他伏在山脊线后,小心翼翼地探头观察。
南坡下方,一片片红色的身影正在蠕动,那是不列滇士兵在集结,准备向上推进。
他立刻缩回头,厉声传令:
“都不准露头!贴着山脊线,给我挖!先挖散兵坑,再连成壕!”
命令一下,官兵们立刻动了起来。
工兵铲、铁镐,甚至刺刀,一切能用的家伙都派上了用场。
幸好草坡土软,挖起来,不算费劲。泥土被不断翻起,一条浅窄的堑壕,很快现出了雏形。
同时,他把旅属的几门滑膛炮,拖到了山腰的反斜面,命令炮组赶紧构筑阵地。
“咱们的炮,不跟他们硬碰硬,”
王錱对炮兵营长交代得清清楚楚,“算好标尺,用曲射翻过山脊,把炮弹丢到南坡进攻的敌军头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东西两翼,又道:
“炮口要能照顾到东西两边,和花县、象岭形成交叉火力,把敌人绕后的路,给我彻底封死!”
东边的花县县城,西边的王子山大营前沿阵地象岭,各距此约五里。
西军的滑膛炮,虽不能直接打到,但以茅草坡为支点,三点构成三角区域,用交叉火力,足以封锁敌军迂回的路径。
他又下令,让原先守在山脚、已伤亡惨重的骑兵营和侦察营余部,撤下去休整。
这些精锐部队,得留下种子。
当不列滇军攻到山脚时,134团的官兵们,就靠着那条仓促挖成的浅壕,居高临下的阻击敌人。
步枪射出的密集弹雨,笨重却威力十足的手榴弹,把进攻的67南汉普顿团,硬生生的揍了回去。
敌军退去,西军阵地上没有欢呼,只有更加紧迫、急促的挖掘声。
不列滇军的炮火,再次覆盖而来,炮弹大多砸在山脊线附近。
此时,西军官兵大多已躲进了刚挖好的壕沟,伤亡大减。
偶有燃烧弹落进壕内,士兵们便迅速用铲子掘土,覆盖扑灭。
因为完全隐藏在敌军视线之外,不列滇的炮击效果甚微。
战士们亲眼看到这法子确实能减少伤亡,对火炮,尤其是那黏上就烧的火箭弹的恐惧,渐渐被高涨的士气,和严明的军纪压了下去。
就这样,不列滇军又发动了几次进攻,都被占据地利、严阵以待的西军击退。
眼见日头西斜,伤亡不小却毫无进展,不列滇人只得悻悻收兵,等待明日再战。
而西军,则抓住了这个宝贵的夜晚。
王錱投入了134、135两个团,连夜打起火把,继续挖掘。
无数火把,将北坡映照成一条摇曳的光带,铁器与泥土的碰撞声,彻夜不息。
每个人都清楚,他们在和死神抢时间。
第二日黎明来临,茅草坡北坡上,战壕、射击位、防炮洞、炮兵阵地已然连成体系,初见规模。
西军,总算熬过了最凶险的开局。
不列滇第一师师长米切尔少将,无法忍受在这小小土坡前受挫。
他将第一旅的旁遮普步兵第8团,以及第二旅的皇家燧发枪团、第60来复枪团。
三个团的生力军全部压上,发动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进攻。
然而,这次他们遭遇的抵抗,远超以往。
西军的火炮,不再沉默。
山脊线上的观察员,用旗语发出信号,隐蔽在反斜面的炮兵,不断修正参数。
炮弹划着高高的弧线,越过山脊,精准地落入不列滇军的进攻队列中,轰然炸响。
榴弹、爆炸弹与步枪子弹,交织成一张致命的火网,打得不列滇军人仰马翻,伤亡惨重。
这一次,他们甚至连茅草坡的坡脚,都没能摸到,就仓皇败退下去。
米切尔少将改变了打法,不再正面强攻。
指挥部队,试图从茅草坡东侧迂回,攻击西军侧翼。
然而,队伍刚一动,茅草坡上的火炮,立刻调整射界,进行拦阻射击。
同时,花县方向也传来了炮声——叶芸来指挥的守城炮兵,开始了协同射击。
炮弹从两个方向交叉袭来,迂回部队被炮火压制,行进缓慢。
花县城南,穆克德讷统领的绿营兵,在猛攻两日受挫后,士气低迷,胆气已丧。
他们缩在城外,只顾着构筑营垒,摆出了一副长期对峙的架势。
叶芸来面临的防守压力骤减。
他果断派出第十八师53旅,主动出击,与被炮火轰得七零八落的,不列滇迂回部队接战,将其彻底击退。
消息传到不列滇军陆军总指挥詹姆斯·霍普·格兰特中将耳中,他气得脸色铁青,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些绿营废物!两万多人,拿不下一座小小的县城!对耗,难道能把这些西贼耗死吗?”
至于茅草坡西侧的象岭,那里是王子山大营经营已久的前沿堡垒,火炮数量、口径和工事坚固程度,都远非仓促构建的茅草坡阵地可比。
依托坚固的炮兵掩体,守在那里的48旅,甚至敢和不列滇炮兵进行对射。
不列滇军稍作试探,付出百余人伤亡后,便知难而退,放弃了从这里突破的打算。
至此,不列滇军主力,被死死钉在了花县县城、茅草坡与象岭构成的这条坚固防线前。
他们若还想前进,只剩下两个选择:
要么从更东边,远远绕过花县县城;
要么从西面,迂回整个王子山大营的侧翼。
但大军改道,牵扯着人员、火炮和庞大的后勤辎重调动,没有五六天时间,根本做不到。
而他们,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
因为,陈钰成的第四军,正从他们的侧背,压迫而来!
-----------------------------------------------------------------------------------------------------------------
(过渡章节,大家将就看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