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暗示’,原来是‘暗示’!!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谁说的清楚?
道德主流引导人做好人,律法会制裁恶念,人们习惯将恶念藏匿。
恶念真的少了?还是被藏起来了?
‘暗示’会在暗夜散发阴寒邪语,遥遥传来。
----善与恶从来势均力敌。
真相骇人听闻,人是智慧灵体,若所感所念不由本心.....
平平无奇的世界突然添加了玄幻元素,太惊悚了!!
头脑轰隆隆,徐凡心咬紧牙齿,拳头攥紧让自己冷静。
徐凡心灼灼望向万仞山,似烧红的箭刺向万仞山。
当年,与单思量达成协议,到底因对当年十几岁的小徒弟生发恻隐,还是贪图阁主高位,故作糊涂?
登上阁主位后,抓捕小徒弟,到底是防后患,还是为掩藏真相灭口?
心绪稍平,徐凡心声线不带任何感情,继续询问,“万老先生,秘密要吐,就吐干净。”
徐凡心没有大吼大叫,面无表情却流露让人窒息的压迫感,“您当年舍得从阁主位退下,一定是发现事态已经不可控,退位之后的五十年,我也不信您什么都没做!”
万仞山将视线从徐凡心身上收回,垂眸感受,埋藏几十年的秘密,化成火焰轰腾,直冲咽喉,再也难以吞咽。
罢了,将死之人,能寥偿罪过的唯一途径,就是将隐藏暗处的邪恶,抖落到光下,万仞山徐徐开口,回光返照开始失去作用,口齿也不似方才清晰。
“司空伯考谋反未遂,被囚太子府,我觉察到事态异常,开始着重调查司空伯考身边人,单思量徒弟十分机警敏锐,很快,司空伯考自杀,单思量徒弟和司空伯考幼女,皆顿藏无踪迹.......”
当年,万仞山心生疑惑,单思量徒弟为何携幼女失踪,不将目标转向司空叔湳?
百思不得其解,万仞山犹豫再三,还是违背了先陈阁主的遗命,打开了那个机关秘匣,将‘禁书’取出翻阅,希望能寻找到对策,亡羊补牢。
‘禁书’留存于世,后患无穷,陈阁主在世时,本想将‘禁书’销毁,可‘禁书’毕竟是四千年前初代阁主留下的遗物,贸然销毁,大不敬。
想着将‘禁书’放回九重塔一层原来的位置,陈阁主怎么都想不起随手一个涂鸦‘444’是怎么画的了。
最终将‘禁书’锁在机关秘匣当中,敕令后代阁主悉心保管,不得打开此秘匣。
万仞山独守单思量有传承为祸人间的秘密,实在没人商量。
便打开了机关秘匣,取出‘禁书’翻阅。
万仞山不通蛊毒一道,把有关‘情丝’和‘暗示’的内容,谨慎分的细碎,请教别人,才抽丝剥茧出重要信息。
一,‘情丝’真的无解,种‘情丝’的人身死,被种‘情丝’的人真的活不过一年。陈阁主被骗了,临死前痴痴的承认,是真的爱单思量,却还是个骗局。单思量将陈阁主骗的彻头彻尾。
二,在实施‘暗示’时,会消耗实施者大部分的精神力,并不能随时随地施展,而且,并不是心有恶念的人,就能被‘暗示’,一定要‘恶念’够强,才能被‘暗示’发酵。
三,‘禁书’上的蛊术和邪术,玄妙非常,能练成者,沧海一粟,否则单思量也不会人间寻觅四十年,才找到一个十几岁有天分的小徒弟。
或许,单思量徒弟在司空叔湳身上找不到机会,也或许,单思量徒弟在操控司空伯考时,操之过急,消耗了太多精神力,要很长时间不能再施展‘暗示’,才遁藏。
听到此,徐凡心面色凝重,心尖冷颤,“您没有把这些告诉司空叔湳。如果他有所防范,兴许就能避免‘端亲王谋反案’的惨剧!”
回光返照的作用渐渐抽离,万仞山面色灰败,无力反驳。
他清楚,徐凡心说的对,他一错再错,他不肯将自己的错误揭露,他心存侥幸。
兴许单思量徒弟会就此作罢,兴许等单思量徒弟年老死了,也没寻到有天分的传人。
可他错了。
单思量徒弟没有作罢,他操控了对司空伯考忠心耿耿的部下,后来的端亲王--吴格。
吴格为旧主报仇的‘恶念’够强烈,单思量在背后‘暗示’他,‘暗示’了二十年,吴格已经疯魔到不顾亲族三千余人,也要报复司空叔湳。
太贞皇帝因司空叔湳身体好,子嗣繁茂,冒出改立他为皇太子的想法,吴格就屠尽他的子嗣!
司空叔湳是一代明君,他聪明又善良,他是个慈父,他爱自己的孩子。
只一场宫宴的时间,他骤然失去了五个心爱的皇子,他悲怒难抑。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被牵扯的官员不计其数,那是一场禹都的染血浩劫,也是大禹朝的根基,几乎摇晃欲裂的一场浩劫。
‘端亲王谋反案’的惨烈,整个大禹臣民无人不知,哪怕万仞山在千里之遥的梧桐镇,也不可能不知道。
他还是躲着,他知道祸端为何,他瞒着!
万仞山以前是怕连累自身,他不敢说。
后来又酿成了‘端亲王谋反案’的惨剧,皆因祸起千机阁内部,他又怕引起皇室和千机阁的彻底对立,他更不敢说。
在梧桐镇几十年,万仞山没有彻底跟千机阁斩断联系,徐枫林知道他曾担任过千机阁主,他也知道徐枫林是江泯仇的养子。
万仞山在梧桐书院见过徐枫林多少次?说过多少次话?他从没提醒过徐枫林!
从来没有!!
时间,又酝酿出一起针对千机阁的‘梧桐镇之祸’。
波及到了他最引以为傲的学生---陆池阁。
那是在他身边长大的孩子,万仞山才终于没有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