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月巡境
阳春三月,赵正与赵江月并肩坐在 “龙号” 火车上,前往江南巡境。火车沿着永徽铁路行驶,窗外的田野里,青稞泛着绿,土豆苗刚冒芽,农民们正用格物院新造的播种机播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父亲,您看,那是灵州的混种田,青稞和土豆套种,苏先生说这样能多收一成粮。” 赵江月指着窗外,眼中满是欣慰,“前七卷咱们还在为粮产发愁,如今有了新粮种、新农具,百姓们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赵正点头,看着田野里的蒸汽水车,正源源不断地将渠水抽进田里:“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 不是靠天吃饭,是靠咱们自己的巧思,让土地多产粮,让百姓过好日子。”
火车抵达江南时,李大姐带着织户们在车站迎接。她穿着新织的蓝布衫,手里捧着刚织好的 “电力灯笼罩”—— 是用细布织的,上面绣着 “日月同辉” 的图案,专门用来罩电灯。“太上皇帝,陛下,俺们织坊都装了电灯,夜里织布也亮堂堂的,产量比以前又多了两成!”
赵正接过灯笼罩,摸着凉滑的布料,笑着说:“好!好!你们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灯笼罩,既好看又实用。”
走进织坊,蒸汽织机 “轰隆” 作响,电灯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织坊,织户们正忙着织布,脸上满是笑容。春桃跑过来,指着一台新织机说:“太上皇帝,陛下,这是俺们改良的‘电力织机’,用蓄电池供电,比蒸汽织机更安静,还不费煤!”
赵江月走到织机旁,看着飞梭平稳穿梭,点头道:“这机器好!既省力又环保,往后要多造,推广到全国的织坊。”
离开织坊,赵正与赵江月又来到苏州的民生市集。市集里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土豆、青稞饼、新织的棉布,还有格物院新造的手电筒、小型蒸汽机模型。张阿婆的粥铺前,围着不少人,陶瓮里的土豆青稞粥冒着热气,香飘四溢。
“太上皇帝,陛下,快来尝尝俺的新粥!” 张阿婆笑着盛了两碗粥,“加了土豆,又香又面,百姓们都爱喝!”
赵正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流顺着喉咙滑下,满是家常的味道。他看着市集里的百姓,有的在买手电筒,有的在看蒸汽机模型,有的在讨论《民生报》上的土豆新吃法,忍不住感慨:“江月,你看,这就是朕想看到的盛世 —— 百姓有粮吃,有活干,有新东西用,脸上有笑容。”
赵江月点头,握着父亲的手:“父亲,这都是您的功劳。是您带来了新学问,是您推动了格物之学,是您教会我们‘民生为本’。儿臣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会让大明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时,赵正与赵江月登上返回京城的火车。火车行驶在铁轨上,窗外的灯火渐渐亮起,有农家的油灯,有织坊的电灯,还有铁路旁的路灯,像一条长长的光带,照亮了大明的夜。
赵正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灯火,忽然想起穿越前的新中国 —— 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百姓安居乐业。
柳萱坐在一旁,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温柔:“五郎,咱们做到了,咱们让大明,变成了最好的样子。”
火车继续前行,载着两位帝王的期许,载着大明的希望,驶向更光明的未来。
(第三百八十四章 完)